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首页
  •   >   校友风采
  •   >   正文
  • 首页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记我校2003级校友王益

    发布日期:2020-07-19    浏览次数:

    王益,男 ,汉族,学士学位。2003-2007年,就读于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7-2011年,担任扬州供电公司江都公司农电工作部中级工程师;2011-2017年,担任世富光伏宝(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监事会主席;2017–至今;担任江苏顶晶融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至今,担任江苏顶晶融合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8年,王益曾在清华大学“新兴产业人才能力提升研修班”学习;2018-2019,获得江苏省工信厅“智慧管理成长突破”总裁班“优秀学员”;2019年9月,接受江苏教育频道专题采访,也曾受邀以色列参观新能源产业;;2019年10月,参与江苏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2019年11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并且其在专利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曾申请过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

    光伏发电产业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很多工商企业为了节约用电成本,也都在屋顶装上了光伏。王益就是做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的,他带领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年轻人,打破了传统的光伏建设流程,创立了一套新的建设模式,不但建得更快、更好,成本还更低了。王益认为,效率是一个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唯一的取胜之匙就是提高效率。在江苏南通,有一个6万平米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如果按照传统的施工流程,需要三到四个月才能完成,而王益只用了28天,多年来,其公司致力于围绕“电站质量更好,建造周期更短,建造成本更优”的18字方针。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强烈的事业心,在光伏、储能、风电、运维工作中,立足于管理与实践相结合,选准工作的切入点,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

    自公司创办以来,王益不断优化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各个环节,从现场勘查到方案设计、从光伏铺设到验收调试,每个环节做到互相衔接又互相渗透。如今,王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管理体制。他经常说:我们不生产光伏,我们只是光伏的“搬运工”,能既好又快的完成每一个“搬运工作”,靠的就是“四个7”。7天完成现场勘查,7天完成设计方案,7天完成光伏区内铺设,7天完成光伏区外建设,这28天就是一个工程的周期,也是王益创新的管理模式。

    新能源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江苏顶晶融合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在节能减排路上踏浪而行,为改善全民身存的生活环境而努力。新能源承载着“让世界更清洁,让未来更美好"的使命与梦想。政府的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国民的共同努力,汇聚成最磅礴的力量,让天更蓝、水更清,为美丽祖国增光添彩。我们共同承担起时代的使命,愿祖国科技腾飞,更加繁荣昌盛!

    南京工程学院对外合作处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弘景大道1号 邮编:211167 电话:025-86118932  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苏ICP备05007116号-1 


    • 官方微信

    • 校友会微信